一首老歌让这段传奇故事永记心间!来到这片红色沃土后,终于读懂了它的精神内涵
西边的太阳快要落山了,微山湖上静悄悄
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唱起那动人的歌谣
······
”当营区里再次响起这首《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的时候,我平静的内心悄然荡起了涟漪,思绪似乎回到了铁道游击队扒火车、打鬼子、除汉奸的抗日战争年代······
我是一名今年刚毕业的学员,毕业后分配到武警枣庄支队某中队担任排长。虽然我是第一次来到枣庄这座城市,但是早已听闻铁道游击队的故事,我深深折服于游击队员们的智慧和勇敢,折服于他们那为了人民的利益而忘死拼搏的精神, 折服于他们那为了驱逐侵略者而勇敢斗争的可贵精神!
文化基因蕴含于历史
闪耀着文化精神的光芒
来到支队后,我更加真切地感受到了铁道游击队精神已经完全融入到了官兵的血脉之中。
营区里的军营小广播每天都在播放铁道游击队之歌,中队每月都会组织读书会让官兵分享铁道游击队的故事,每年都会组织战士们参观驻地铁道游击队纪念馆。
久而久之,我愈发被铁道游击队深深的吸引,这到底是一支什么样的队伍,他们又有着什么样的传奇故事?他们口中所说的铁道游击队精神到底是什么呢?
近日,中队以党日活动为契机组织参观铁道游击队纪念馆,我终于有机会可以更加近距离的深入了解这支充满传奇色彩的队伍,但未曾想到,最终它留给我的是触及灵魂的震撼与感动。
在枣庄站前,潘馆长声情并茂地给我们介绍铁道游击队的历史:
“铁道游击队成立于1940年1月25日,受八路军苏鲁支队命令成立,成立时称鲁南军区铁道大队。”
铁道游击队在两任队长洪振海和刘金山的带领下,从七个人发展壮大到三百多人,纵横百里铁道线,“飞车夺药”、“毙敌匪首”、“血染洋行”、“沙沟受降”,上演了一系列传奇般的英雄事迹······
潘福安,山东枣庄市国土资源局退休干部、枣庄铁道游击队展览馆馆长,几十年来倾力自办中国首家流动“铁道游击队展馆”。
他的义父和铁道游击队副大队长王志胜(刘知侠小说《铁道游击队》中王强的原型之一)是邻居,从小就经常听老英雄讲铁道游击队打鬼子的故事。1989年到上海出差,当同住一室的人知道他是枣庄人,便问他铁道游击队的事儿是真的吗?这一问让潘福安难以入眠,他萌生了用余生抢救铁道游击队史料,全力宣传英雄事迹的念头。
1999年,潘福安以房产作抵押贷款,筹集资金制作展览图板,2000年国庆节“枣庄铁道游击队纪念馆”在枣庄市博物馆举办了首展,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的反响。
官兵们驻足凝视,在馆长的仔细解说下,战士们聆听了洪振海大队长的战斗历史,感受那段风云激荡的岁月,他的革命精神让官兵深受感动,心中久久不能平静。
一幅幅图片,一段段文字
一件件实物,一个个故事
全方位展现
革命先辈的大无畏精神
一杆杆木枪
一件件军衣
一双双布鞋
支撑起革命的胜利
铸就了浴血奋战的不朽丰碑
一块块雕塑
一座座丰碑
一个个鲜活的故事
见证了铁道游击队战士的付出与抗争
谱写了荡气回肠的英雄赞歌
年近古稀的潘站长拿着这把缴获的日本指挥刀,像一个孩子一样兴高采烈的给我们讲解这把刀的来历,战士们饶有兴趣的听着,思绪跟着潘站长的故事回到了那段枪林弹雨、战火纷飞的岁月。
潘馆长骄傲地将信号灯的故事对战士们讲述:
“这是一把在抗日战争中立下了汗马功劳的信号灯,是它,指引着铁道游击队护送刘少奇、陈毅、肖华等近千多名党政干部往返延安,让铁道游击队获得了肖华上将‘怀中利剑,袖中匕首’的高度赞誉。”
党旗招展
传承血脉基因
誓词铿锵
铸牢强军之魂
在迟浩田将军,亲笔提名的枣庄铁道游击队展览馆前,面对鲜红的党旗,官兵神情坚定,举起右手庄严宣誓,矢志忠诚于党、献身使命,铮铮的誓言响彻云霄,经久回荡。
第一次如此近距离感受铁道游击队精神,接受如此震撼、如此深刻的红色教育,触及灵魂、净化心灵。
如今我终于明白,铁道游击队精神是信仰,目光远大,追求高远;是忠诚,爱党爱国,矢志不渝;是追求,勇于拼搏,自强不息;是忘我,无私奉献,无怨无悔。我终于读懂了铁道游击队精神的内涵。
铁道游击队留下来的优良传统和英勇顽强的战斗精神将一直在激励着支队官兵们不忘初心、砥砺前行,铁道游击队精神一定会在支队一茬茬官兵身上生根发芽、发扬光大。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主题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
硝烟虽已散
精神永留存
作者:武警枣庄支队 隋栋栋 孙 波
(本文为山东武警原创文章,转载请联系授权)
监 制:郑逢民 狄帮聚
主 编:王宜海 杨一鸣
责 编:邵光亮
编 辑:杨 洋
校 对:薛皓文
投稿邮箱:sdwj_new@163.com
小编微信:308054691